“读史可以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使人善辩”这句话出自英国散文家培根的《论读书》,一句话道出阅读的深远影响;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”,这句应该更让我们所熟知,唐太宗李世民跟魏征之间的轶事典故;进入大学,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,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,而且历史类书籍比较有意思,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来;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三本历史类的书籍,不敢保证大家都喜欢,希望你们多读一读,权当穿越回那个年代来一次思想的碰撞。
《资治通鉴》-司马光,这本书时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记录编写了自周威烈王至后周显德年,开创了一种新的史书写法,以年代为章节,涵盖将近1500年的历史。这本书对很多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,也是很多人推荐必读书籍;书中剖析了历代君臣治国得失,对于我们来说,可以作为了解历史,窥探历史人物的一部书,值得一读。
《万历十五年》-黄仁宇;为什么推荐这本书,明朝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朝代,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,明代的君王都是很有骨气的,至少在对外来入侵时;这本书作者从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个方面着手,在历史脉络中给我们描绘的明朝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。给我的感觉是读的是不是历史,而是一本小说,我是挺喜欢这种类型的书的,所以推荐给大家。
《国史大纲》-钱穆,这本书以独特连贯的视角来审视时代的变迁,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有很大帮助;特别的是这本书成书于抗战时期,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,钱先生书中以国家民族为中心,倾注自己对中国命运的思考,对促进当时的民族文化凝聚力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;此书也已入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。
读历史类书籍,要结合时代背景,才更有意思;这三本书推荐给大家阅读,希望你我都能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,形成独立思考、自我辩证的能力。